南京科進OSTEOKJ3000S超聲骨密度儀保持了系列產品的設計,配置將測量、顯示、打印功能高度集成,不需要外部設備即可獨立使用;配合經過優化的操作軟件讓醫護人員快速上手,僅需數個步驟,即可獲得可靠的檢測結果和報告。
骨質疏松癥有很多危險因素,有些是無法改變的,稱為固有因素。有些是可以改變的,為非固有因素。凡是存在固有因素和/或非固有因素的人群,都是骨質疏松癥的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骨質疏松癥篩查。
1.固有因素
(1)人種:白種人和黃種人患骨質疏松癥的危險高于黑種人。
(2)老齡:年齡越大,骨破壞越快。
(3)女性絕經:雌激素缺乏,極大加速骨的丟失。
(4)母系家族史(尤其髖部骨折家族史):孕婦若患有骨質疏松癥,其女兒更容易發生。
2.非固有因素
營養因素:鈣、磷、蛋白質是構成骨骼的主要物質,體內鈣、磷缺乏以及蛋白質攝入不足或過量是造成骨質疏松癥的主要營養因素。
1)長期低鈣飲食:鈣的缺乏是產生骨質疏松癥的根本原因。若飲食單調或結構不合理,攝入鈣不足,或吸收不良,骨組織從骨骼吸收出鈣,釋放到血液,以維持血清鈣水平的穩定,沉積量減少,可導致的缺乏。每天攝鈣少于600 mg者易發生骨質疏松癥。
2)飲食中磷缺乏:磷是骨質無機成分中僅次于鈣的第二大元素,磷與鈣一起參與骨代謝,骨質形成需要磷。若某些引起腸道磷吸收障礙,或飲食中磷缺乏造成磷代謝異常,則可發生骨質疏松癥。
3)蛋白質攝入不足或過量:蛋白質是骨骼有機質的主要成分,形成骨骼內支架。長期膳食蛋白質供給不足(偏食、不合理節食)或某些引起蛋白質消化吸收不良、合成障礙及分解過度,造成骨基質蛋白質合成不足,新骨生成落后,若同時伴有鈣缺乏,會加快出現骨質疏松癥。高蛋白飲食,尤其是動物性蛋白質,會增加尿液中鈣的排泄量,且高蛋白食物通常磷含量高,促進甲狀旁腺分泌增加,引起鈣流失,繼而導致骨質疏松癥。
4)維生素攝入不足:維生素D能增加腸道吸收鈣和磷酸鹽,促進骨形成和骨礦化,對骨細胞有直接作用。飲食中維生素D缺乏,易發生骨質疏松癥。維生素C缺乏,可使骨基質合成減少。維生素K缺乏可影響素的羧化,加速骨量丟失。
5)高鈉飲食:鈉是食鹽的主要成分,腎臟每天將使用過的鈉隨尿液排出體外,而鈣也會同時耗損,人體需排泄的鈉越多,鈣的消耗也就越大。高鈉飲食會加速骨質的耗蝕,使患骨質疏松癥的風險增加。
3、生活方式
1)過量飲酒:長期過量飲酒是導致骨質疏松癥的原因之一。歐洲骨質疏松癥防治指南建議,若飲酒,酒精攝入量不應超過30 g/d。酗酒者降鈣素分泌被抑制,骨代謝降低。研究表明,若長期酒精攝入量≥180 g/d會導致嚴重骨質疏松癥。
2)咖啡、茶攝入過多:咖啡因能降低腸道對鈣的吸收,降低骨質對鈣鹽的親和力,抑制骨質對鈣鹽的攝取。咖啡因攝入過多,可使尿鈣及內源性糞鈣丟失,骨吸收增加。因此,咖啡因的攝入量應每天小于400 mg。茶葉中含有咖啡因,長期飲用濃茶明顯抑制鈣在消化道的吸收,增加尿鈣的排出,使機體缺鈣而誘發流失,繼而引發骨質疏松癥。每天茶葉用量宜控制在5~10 g。
3)吸煙:吸煙可影響腸鈣吸收和干擾人體激素代謝(性激素、雌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從而引起骨量下降。有研究發現吸煙者骨量丟失率為非吸煙者的1.5~2倍,特別是絕經后婦女若戒煙對骨質疏松檢查有正面意義。故長期吸煙可促進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4)日光照射:曬太陽即戶外活動時,接受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使皮膚產生維生素D,使攝入的鈣更有效地吸收,有利于的沉積。
(3)運動因素:骨質疏松癥和運動有密切的關系。從事腦力活動、缺乏鍛煉或長期臥床,四肢及軀干運動量明顯下降,肌肉收縮量減少,對骨的刺激減少或消失,骨吸收超過骨形成,骨量減少,繼而導致骨質疏松癥。
(4)其他因素:低體重(體型較小或纖瘦者一般骨量低);性激素水平低下,如各種原因導致的停經、先天性雌激素或低睪酮分泌;長期服用類固醇激素、利尿藥、抗凝藥、化學檢查藥物、抗癲癇藥等,均可影響鈣、磷代謝或鈣的吸收、排泄,引發骨質疏松。
5、骨質疏松案例
【案例】常女士,53歲。因腰背疼痛,酸脹感,伴小腿抽筋、雙腿乏力,長時間站立或勞累后加重而就醫。檢查為“骨質疏松癥”。她具有哪些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呢?
常女士平時為高脂肪高鹽飲食,飲食中鈣含量約500 mg/d,未常規服用鈣劑和維生素D。停經4年,近期煩躁易怒。為辦公室行政人員,不喜運動,日曬不足15 min/d。體格檢查:身高165cm,體重50 kg, BMI 18.4 kg/m2(低體重)。這些都是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常女士為骨質疏松癥的高危人群,應進行骨質疏松癥篩查。